1.“哲”在古字中怎么写
喆是哲的 繁体字
喆 同 哲
哲1 〔zhé ㄓㄜˊ〕 〔《广韵》陟列切,入薛,知。〕 亦作“ 啠1 ”。亦作“ 喆1 ”。“ 嚞1 ”的今字。亦作“ 埑1 ”。 1.明智;有智慧。《书·皋陶谟》:“知人则哲。” 孔 传:“哲,智也。” 晋 袁宏 《后汉纪·桓帝纪》:“视之不明,是谓不哲。” 明 刘基 《郁离子·贪利贪德辩》:“以其贪货财金玉之心而贪仁义道德,则昏可明,狂可哲,而人弗能也。”2.贤明的人;有智慧的人。《书·大诰》:“尔庶邦君,越尔御事:爽邦由哲。”《汉书·叙传上》:“是以圣喆之治,栖栖皇皇。” 晋 葛洪 《抱朴子·交际》:“曩哲先择而后交,不先交而后择也。” 唐 韩愈 《处州孔子庙碑》:“揭揭元哲,有师之尊。” 清 潘耒 《游南雁荡记》:“图志具在,往哲不诬。”3.知道;了解。 汉 扬雄 《法言·问明》:“允喆 尧 儃 舜 之重,则不轻於由矣。” 王念孙 《读书杂志馀编·韩子》“允哲”:“言信知 尧 禅 舜 之重,则必不轻禅於 许由 也。”《汉书·扬雄传下》:“立政鼓众,动化天下,莫上於中和,中和之发,在於哲民情。” 颜师古 注:“哲,知也。”4.表尊称。参见“ 哲兄 ”、“ 哲嗣 ”。5.哲学的简称。6.通“ 折 ”。制裁;决断。参见“ 哲人 ”、“ 哲狱 ”。
参考资料:搜狗百科
2.清朝圣旨格式 清朝圣旨怎么写的
清朝圣旨是用汉文和满文两种文字书写,圣旨正文汉字部分用楷书书写。
2017年2月19日报道,河北省临西县摇鞍镇东来寨村一吴姓农户家中,珍藏着一道清朝清康熙二十三年九月二十四日颁发的圣旨原件,虽历经300多年的风雨沧桑,但保存基本完好。
这幅圣旨材料为提花锦缎,整体底衬是纵横交错的云彩图,总长1.2米,宽0.31米,用汉文和满文两种文字书写,圣旨正文汉字部分用楷书书写,共计19行,325个汉字,满文部分共计23行。
扩展资料:
在长沙县国家综合档案馆库房,经过一道道厚实带密码的库房门,随着柜门小心翼翼地开启,光绪皇帝圣旨原件便呈现在记者眼前T形龙雕精致木盒,卷轴状的圣旨。
岁月的浸染,深褐色漆盒古朴厚重,雕刻的祥云点缀中,五条栩栩如生的龙张牙舞爪盘旋在盒面上,构成五龙捧圣的巍然气势,中间圣旨两字更显端庄大气。
多个颜色的绢质圣旨,其字迹模糊,却仍依稀可辨。圣旨全长170厘米、宽37厘米,旨文两侧织有银龙,并点缀祥云图案。
圣旨右半部分为汉字,左半部分为满文,楷体书就,上加盖二处玉玺,均有满、汉双文。落款为光绪二十六年,距今已整整118年。
该圣旨为清朝光绪二十六年三月十二日,为加封黄昌年清光绪山西道监察御史所颁,并表彰黄昌年的叔父黄起元躬修士行。
代启儒风,抱璞自珍,克发珪璋之秀,封为中宪大夫,封其叔母为恭人,均位列四品。工作人员介绍。
清代圣旨根据领旨对象职位不同而分为五色、三色、一色三种。由于黄昌年位居要职, 所授圣旨为五色圣旨。
参考资料来源:百度百科—康熙圣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