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怎样做布丁呢
巧克力牛奶鸡蛋焦糖布丁 材料: 巧克力牛奶400ml、砂糖3大匙(个人觉得还应该在加点)、鸡蛋3个、焦糖浆(砂糖3大匙,水一大匙。
用小锅做,把砂糖和水到入锅内,迅速搅拌,用强火加热) 做法: ①将巧克力奶加热加入砂糖,砂糖融化后马上熄火散热(注意不要让牛奶沸腾) ②将鸡蛋搅拌充分 ③把①到入② ④用过滤网把③过滤 把焦糖浆倒入4个杯子内,并将第4步分至其上。 用蒸锅蒸,等下层水沸腾,即可放入。
强火蒸2-3分钟,弱火13-15分钟。 冷却放入冰箱2小时候即可。
★.挪威水果布丁 用料:黑李子脯150克,白砂糖100克,玉米粉50克,柠檬汁20克,食盐,肉桂粉少许。 做法: 1.将李子脯加冷水300克浸泡过夜,次日在锅中煮20分钟,去核留汁留脯待用。
2.用另一锅加300克冷水,放糖盐及肉桂粉煮沸,然后将少许冷水与玉米粉拌合成浆,徐徐倒入煮沸的水中,不停地搅拌均匀。 3.将玉米糊与果脯汁,果脯肉,柠檬汁混合在一起,装入碗中摊凉后送进冰箱。
4.食用时不用将碗中物倒出,直接取用。 特点:甜香可口 备注:无黑李脯时可用其他果脯代替 ★.草莓布丁 原料 鲜草莓100克, 草莓果酱100克, 淡奶有(超市有售)1升, 糖水, 明胶60克 草莓果汁30克。
做法 1.把明胶放入温水中化开,另加入草莓果汁。 2.往草莓上面加果胶,刚好覆盖草莓即可。
3.将奶油打起,把剩下来的果胶加入奶油中,放在选好的容器里,放入冰箱冰冻成型,让后倒入盘子里,成为奶油果冻。 4.把做好的草莓冻轻覆在奶油冻上面。
5.根据自己的喜好淋上少许果酱即可。 ★.焦糖布丁 焦糖布丁的材料: 焦糖:砂糖100克、水25克 布丁:鸡蛋两个、砂糖25克、牛奶250克、香草粉少许 焦糖布丁的做法: 1、将制作焦糖的砂糖和水倒入锅中; 2、把锅放到火上加热,期间不停搅拌,直至熬成黄褐色; 3、将焦糖倒入布丁模底部; 4、在鸡蛋中加入砂糖; 5、混合均匀; 6、牛奶加热,放入香草精,煮至微沸; 7、将牛奶缓缓倒入蛋液中,混合均匀; 8、将蛋液过筛倒入布丁杯中,如有残留的气泡可以用牙签捅碎,稍稍有一点气泡没关系啦,这样处理过的布丁已经很细滑了;(图解中没有写过筛哦) 9、烤盘注水; 10、烤箱预热180度,中下层,25分钟。
★.黑芝麻酱布丁 材料: 牛奶1量杯、细糖70克、鲜奶油3/4量杯、蛋黄4个、黑芝麻酱2大勺、黑芝麻少许 做法: 1、锅中倒入牛奶,细糖,中火边搅至糖融化。关火后倒入鲜奶油搅匀。
2、把蛋黄,黑芝麻酱用打蛋器搅打均匀。 3、把1中的分几次慢慢加入2中。
搅匀后用滤网过滤一下。入容器。
并在容器上盖保鲜膜或锡纸,用牙签扎一小孔出气。 4、蒸锅做水,待水开后,放入3。
大火蒸1分钟后,转小火再蒸6-8分钟即可。 5、蒸好后,放凉撒入少许黑芝麻粒做装饰即可。
趁热也很好吃。喜欢的话还可加些核桃碎等。
小贴士: 也可用微波或烤箱做。如果有香草精,可在蒸前加2-3滴,增香去蛋腥味。
喜欢焦糖汁味的可以按下面方法熬汁(我没用) 焦糖汁 细糖80G,水3大勺,热水1大勺 做法:小锅中把砂糖和水一起加入,中火,一直搅拌,直出现糖色后,可再加热水。搅匀即可成焦糖汁。
★.桑葚西米布丁 原料: 桑葚酱、牛奶、鱼胶粉、西米 做法: 1、桑葚酱2大勺,加1大勺水,隔热水搅拌后融匀; 2、牛奶50ml,温热,倒入拌好的桑葚酱,用打蛋器搅匀; 3、处理好的果酱牛奶中加入1大勺鱼胶粉,隔热水慢慢搅拌均匀; 4、然后用勺子倒入菊花模,8成满即可; 5、加入煮好控干水分的西米,用牙签或筷子小心搅匀; 6、将菊花模放入冰箱冷冻室,大约1小时(视自家冰箱情况而定时间),冻成型后倒扣,用牙签小心脱模即可。 小提示: 1、脱模的时候,用牙签在模具边上划一周,轻轻倒扣就可以脱模了; 2、煮牛奶的时候,用香草棒蘸一下更好,没有香草棒就象我一样就香草精代替吧。
如果不放香草精的话,可能会有鸡蛋的腥味,也没有这么香,口感就大打折扣了; 3、倒入模具前,将蛋奶液过筛可以使布丁的口感更细滑; 4、我这个用量放到布丁模中还没有完全倒满,布丁的量可以根据自己布丁模的大小加倍; 5、如果没有烤箱的话,就用蒸锅吧,应该也可以。
2. 读后感怎么写(要细并且迅速)
读后感,顾名思义,就是读了一本书,一篇文章,一段话,或几句名言后,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,读后感也可以叫做读书笔记,是一种常用的应用文体,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。
所谓“感”,可以是从书中领悟出来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,可以是受书中的内容启发而引起的思考与联想,可以是因读书而激发的决心和理想,也可以是因读书而引起的对社会上某些丑恶现象的抨击。读后感的表达方式灵活多样,基本属于议论范畴,但写法不同于一般议论文,因为它必须是在读后的基础上发感想。
要写好有体验、有见解、有感情、有新意的读后感,必须注意以下几点: 首先,要读好原文。“读后感”的“感”是因“读”而引起的。
“读”是“感”的基础。走马观花地读,可能连原作讲的什么都没有了解,哪能有“感”?读得肤浅,当然也感得不深。
只有读得认真,才能有所感,并感得深刻。如果要读的是议论文,要弄清它的论点(见解和主张),或者批判了什么错误观点,想一想你受到哪些启发,还要弄清论据和结论是什么。
如果是记叙文,就要弄清它的主要情节,有几个人物,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,以及故事发生在哪年哪月。作品涉及的社会背景,还要弄清楚作品通过记人叙事,揭示了人物什么样的精神品质,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现象,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,作品的哪些章节使人受感动,为什么这样感动等等。
其次,排好感点。只要认真读好原作,一篇文章可以写成读后感的方面很多。
如对原文中心感受得深可以写成读后感,对原作其他内容感受得深也可以写成读后感,对个别句子有感受也可以写成读后感。总之,只要是原作品的内容,只要你对它有感受,都可以写成读后感。
第三,选准感点。一篇文章,可以排出许多感点,但在一篇读后感里只能论述一个中心,切不可面面俱到,所以紧接着便是对这些众多的感点进行筛选比较,找出自己感受最深、角度最新,现实针对性最强、自己写来又觉得顺畅的一个感点,作为读后感的中心,然后加以论证成文。
第四,叙述要简。既然读后感是由读产生感,那么在文章里就要叙述引起“感”的那些事实,有时还要叙述自己联想到的一些事例。
一句话,读后感中少不 “ 叙”。但是它不同于记叙文中“叙”的要求。
记叙文中的“叙”讲究具体、形象、生动,而读后感中的“叙”却讲究简单扼要,它不要求“感人”,只要求能引出事理。初学写读后感引述原文,一般毛病是叙述不简要,实际上变成复述了。
这主要是因为作者还不能把握所要引述部分的精神、要点,所以才简明不了。简明,不是文字越少越好,简还要明。
第五,联想要注意形式。联想的形式有相同联想(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同性)、相反联想(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反性)、相关联想(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关性)、相承联想(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承性)、相似联想(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似性)等多种。
写读后感尤其要注意相同联想与相似联想这两种联想形式的运用。 如何写读后感? 一、格式和写法 读后感通常有三种写法:一种是缩写内容提纲,一种是写阅读后的体会感想,一种是摘录好的句子和段落。
题目可以用《***读后感》,也可以用《读***有感》。 二、要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东西去写,这是写好读后感的关键。
看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,你的感受可能很多,如果面面俱到像开杂货铺一样,把自己所有的感受都一股脑地写上去,什么都有一点,什么也不深不透,重点部分也像蜻蜓点水一样一擦而过,必然使文章平淡,不深刻。所以写感受前要认真思考、分析,对自己的感想加以提炼,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去写。
你可以抓住原作的中心思想写,也可以抓住文中自己感受最深的一个情节、一个人物、一句闪光的语言来写,最好是突出一点,深入挖掘,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,总之,感受越深,表达才能越真切,文章才能越感人。 三、要密切联系实际,这是读后感的重要内容。
写读后感的重点应是联系实际发表感想。我们所说的联系实际范围很广泛,可以联系个人实际,也可以联系社会实际,可以是历史教训,也可以是当前形势,可以是童年生活,也可以是班级或家庭状况,但最主要的是无论怎样联系都要突出时代精神,要有较强的时代感。
四、要处理好“读”与“感”的关系,做到议论,叙述,抒情三结合。 读后感是议论性较强的读书笔记,要用切身体会,实践经验和生动的事例来阐明从“读”中悟出的道理。
因此,读后感中既要写“读”,又要写“感”,既要叙述,又必须说理。叙述是议论的基础,议论又是叙述的深化,二者必须结合。
读后感以“感”为主。要适当地引用原文,当然引用不能太多,应以自己的语言为主。
在表现方法上,可用夹叙夹议的写法,议论时应重于分析说理,事例不宜多,引用原文要简洁。在结构上,一般在开头概括式提示“读”,从中引出“感”,在着重抒写感受后,结尾又回扣“读”。
五、叙原文不要过多,要体现出一个“简”字。 六、要审清题目。
在写作时,要分辨什么是主要的,什么是次要的,力求做到“读”能抓住重点,“感”能写出体会。 七、要选择材料。
读是。
3. 怎样把中性笔芯而使其又细又好写
这个问题问得不明确。
中性笔芯本来就有尺寸的,0.7,0.5,0.38,0.28等,笔身上都标明了,你需要什么尺寸的就买什么尺寸的吧。需要细的要注意一下,越细的笔芯越容易伤害眼睛,因为要用力看。
好些是源于笔芯的尖端滚珠制作精良程度,一般大牌的笔芯好些一些。还有就是用了一段时间笔尖进了一些灰尘或油污,这时可以找一个没有用过的过滤嘴香烟的滤嘴,将笔尖在白色的滤芯上面多划一段时间,就能除去污物;还有就是可以在烧开的水里面涮,利用开水将笔尖的油污洗去。
4. 写文章时,怎样写才能把描写细腻
写好人物心理描写
1、心理活动描写可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,表达人物的性格、特点、爱憎感情和思想要求等。
2、要求:(1)人物的心理活动要符合人物的性格;
(2)符合文章表达和表现中心的需要;
(3)要配合人物的动作、语言、神态描写。
3、心理活动描写的方式:1、直接描写(对第一人称的心理描写)
2、透过人物的言行、神态及其所处的环境去揣摩、体会。(对二、三人称的心理描写)
人物心理间接描写“四法”
人物心理描写除了直接剖析人物的心理外,还可以通过对人物其它方面的描写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,即间接心理描写。这种手法不仅能揭示人物内心,刻画人物的性格,而且还能增强作品的艺术性表现力。一般说来,人物心理间接描写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:
.cn/2004jiaoyu/doc/2006-02-24/7089.htm
/wsf/Article_Show.asp?ArticleID=932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