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家常宴请有哪些菜
“宴请”朋友吃的家常菜
厨事秘笈:(一)摊出又韧又薄的鸡蛋皮
主菜是红烧肉,我做的是苏式红烧肉,是只用酒、醋、酱油和糖就调出来的美味,肥而不腻、酥而不碎、甜而不粘、浓而不咸……
配菜是鸡蛋、凉粉拌黄瓜,黄、绿、白相间的色彩,淋上喷香的麻辣汁,麻、辣、鲜、香、嫩、滑、脆,五味交织,怡神爽口……
朋友对凉拌黄瓜中的蛋皮很感兴趣,原来他曾在蛋皮上丢过丑…… 忙问我有什么窍门,我给他总结了几条经验……
朋友回家后,照着我的方法一次就成功了,第二天一早就打来电话,说他老婆大大赞地了他一回,夸他摊的蛋皮又韧又薄……
其实在厨事生活中,又韧又薄的鸡蛋皮还有好多用处,比如卷寿司,蒸蛋卷,拌凉菜,做靓汤…… 想露一小手的你,还等什么,跟我一起做吧!简单三步,又韧又薄的鸡蛋皮就摊成了!
材料很简单,只要鸡蛋、盐、淀粉、水、料酒、鸡精、色拉油。
做法:
1、准备如下材料:
a、在小碗内加约一指尖的盐,超不过一克的样子,目的是提鲜,而不是要咸味。再加入一茶匙的玉米淀粉,目的是为了让蛋皮更韧.又加入1/2茶匙的鸡精,目的是为了提香.还要加入1/2茶匙的料酒,目的是为了去腥。
b、在以上材料中加入一茶匙的水,搅拌均匀后,再加入两颗蛋,一起搅拌。在这里不要搅拌过度,蛋液里如搅进去了泡泡后,摊出来的蛋皮就会有许多的孔。
2、搅拌好的鸡蛋混合液要用滤网过滤,这步很关键!过滤网会把蛋的胎线或没搅均的蛋清过滤出来,这样摊出的蛋皮才会更均匀、更细腻,颜色也才会一致。
3、做好这一步,就成功了!
先把锅烧热,再用厨房纸巾沾是油,然后擦在热锅上,目的是让沾在锅让的油少而匀。擦油时要小心,不要烫到手!可以把火关小,把锅子端离灶头再擦油。
擦完油,不要急着把蛋液倒下去,锅太热的话,倒下去的少量蛋液就会马上凝固的,一定要等热锅的温度降下后再淋上蛋液,然后转动锅子,要慢慢地转圈……
转均后,再把锅放在小火上,均匀地转动锅子,过不了多一会儿,熟的地方就会出现小泡…… 注意,已熟的地方就不要再烤了!
等蛋皮边缘翅起来后,就可以拿起整张蛋皮了,这样又韧又薄的鸡蛋皮就摊好了。一般两个鸡蛋可摊出三到四个直径二十厘米的鸡蛋皮。
看看是不是很薄呢?
切丝。(本文写於~喜构喜构~阿司匹林之家 XGXG.CN)
加自制的凉粉
拌好的凉菜!
厨房中的窍门往往就是一层窗户纸,—点就透!
其实就这么简单,轻松几步,就可做出营养、美味的家常菜!
2. 家常凉菜怎么做呀 需要什么配料
1、拌葱头
原料: 葱头一斤 青红辣椒三个 酱油三钱 陈醋三钱精盐五钱 香油三分
制法: 将葱头剥去老皮洗净,直刀切成片,再改刀切成粗丝或小块;辣椒直刀切成丝共装盘内,然后拌上精盐、酱油、陈醋,最后滴上香油,搅拌匀即好。
特点: 新鲜脆嫩,酸辣适口。
2、拌卷心菜
原料: 卷心菜斤半 酱油五钱 香油五分 白糖一钱食盐二分
制法: 将卷心菜剥去外帮洗净,直刀切成一寸长、半寸宽的碎段。入开水中煮两三分钟捞起,不可过度,沥去水放在碗中。将酱油、香油、白糖、食盐调入搅拌匀即好。除此,还可加入虾米、香干、青红辣椒丝,调以醋,做成糖醋味卷心菜。
特点: 甜咸香脆,佐酒小菜。
3、拌绿豆芽
原料: 绿豆芽二斤 黄瓜二两 精盐五钱 葱丝二钱姜丝二钱 醋五钱 香油一钱
制法: 将绿豆芽拣去杂质洗净,入开水锅里焯熟(注意不要过火焯软),捞出控去水;黄瓜洗净直刀切成片,再切成细丝,撒上精盐,加入葱丝、姜丝拌匀,最后浇上醋、香油盛盘即好。如加入泡软的腐干丝、粉丝即成绿豆芽拌三丝。
特点: 新鲜味美,富有营养。
4、黄瓜拌虾片
原料: 虾两对 黄瓜一节 青蒜苗两棵 青菜叶三棵酱油五钱 香油一钱 陈醋二钱 水泡木耳二钱
制法: 将对虾脱皮,入开水锅里煮熟,捞出晾冷;把黄瓜洗净,直刀切成半圆片;青蒜苗、青菜叶拣洗净,直刀切成段,全部放在案上待用。这时将冷虾推切成片。再行装盘和调味。摆盘的次序是:先用青菜叶铺底,接着将虾片摆成花样(可自选),上层将黄瓜片、青蒜苗摆上,撒上水木耳,倒入酱油、香油、陈醋即好。
特点: 鲜艳美观,清香利口。
5、麻酱拌豆角
原料: 鲜豆角五两 芝麻酱二两 精盐五钱 味精十粒花椒油五钱 姜末三钱
制法: 把豆角抽筋,折断,洗干净,在开水锅里焯熟,后用凉水浸泡,捞出控去水,放在调盘里。再把芝麻酱用冷开水调成糊状,把花椒油烧热,加入精盐、味精、姜末浇在豆角上,拌匀即可装盘。
特点: 颜色翠绿,香味可口。
6、肉丝拌粉皮
原料: 猪肉(瘦)三两 绿豆粉皮二张 食油五钱酱油三钱 香油五分 醋二钱 芥末五分 盐水一钱 麻酱五钱 味精十粒
制法: 先将猪肉洗净,片成片再切成细丝;粉皮泡软后也直刀切成丝,入开水锅里煮一下,捞出放入凉水里,沥控水分,盛入盘里,用筷子搅散。再将炒锅置旺火上,倒入油烧热,随即将肉丝入锅煸炒,加一钱酱油,待肉色变色盛在粉丝上。浇上醋、香油、芥末、盐水、味精兑成的汁,最好淋上麻酱即成。
特点: 味香爽口,佐酒佳肴。
7、拌韭菜
原料: 鲜韭菜二斤 食盐五钱 花椒十粒
制法: 将韭菜拣好洗净,直刀切成寸段,拌上食盐、花椒,放入盆里加盖,腌两三天即可食用。
特点: 经济实惠,佐饭最宜。
8、拌香黄豆
原料: 黄豆二斤 食盐一两 酱油一两 黄酒五钱五香粉五钱 葱花二钱
制法: 将虫咬破烂的黄豆拣去洗净,倒入锅里,加水浸住豆面,倒入五香粉(也可加一钱灵云香),上旺火煮一刻钟左右,移至小火焖煮,这时须加入盐、酱油、黄酒等佐料,紧盖锅盖焖至豆皮发胀,汤成浓汁时起锅,晾冷装盘。吃时可撒些葱花,滴几点香油,其味更香。
特点: 味鲜香脆,佐酒小菜。
3. 韭菜条的做法,韭菜条怎么做好吃,韭菜条的家常做法
主料
韭菜
300g
鸡蛋
200g
粉条
25g
辅料
香油
适量
盐
适量
面粉
适量
步骤
1.把韭菜摘好洗干净后控水
2.把韭菜挨刀切,然后用盐先沥下水
3.把水加入面粉里面
4.把面活好醒一醒
5.准备好粉条
6.把粉条戳熟
7.戳熟的粉条过边冷水,然后剁碎
8.把剁好的粉条加入韭菜里面
9.把活好的面分成若干部分,然后擀成薄饼
10.把韭菜粉条摊入面饼里面
11.上面磕入鸡蛋
12.把卷好的菜条上锅蒸
13.开锅十五分钟即可出锅食用
4. 怎么做,如何做,家常韭菜鸡蛋肉馅馄饨的做法大全
食材用料韭菜碎 100克肉糜 300克鸡精 少许老抽 少许鸡蛋 1个相克食物芝麻油 少许胡椒粉 少许辣椒面 适量韭菜鸡蛋肉馅馄饨的做法韭菜鸡蛋肉馅馄饨的做法图解11.肉糜洗净韭菜鸡蛋肉馅馄饨的做法图解22.韭菜碎倒入,拌匀韭菜鸡蛋肉馅馄饨的做法图解33.打个鸡蛋拌匀韭菜鸡蛋肉馅馄饨的做法图解44.加少许老抽~胡椒粉~鸡精韭菜鸡蛋肉馅馄饨的做法图解55.倒入少许芝麻油,撒入适量辣椒面拌匀韭菜鸡蛋肉馅馄饨的做法图解66.取一张饺子皮,放适量肉馅韭菜鸡蛋肉馅馄饨的做法图解77.卷起韭菜鸡蛋肉馅馄饨的做法图解88.将2角并在一起(如图),皮太干可以沾点水韭菜鸡蛋肉馅馄饨的做法图解99.成品。
5. 一道菜的步骤 说明文 求怎么写 或是范分
麻婆豆腐是我国八大菜系之一的川菜中的名品。
主要原料由豆腐构成,其特色在于麻、辣、烫、香、酥、嫩、鲜、活八字,称之为八字箴言。 主料 豆腐500g:宜选用细嫩清香“石膏豆腐”,与卤水豆腐之不同。
选择时:用手捏或用鼻子嗅,知其是否新鲜。 辅料 1.青蒜苗-50g。
2.牛肉150g:牛肉以黄牛肉,牛腱子肉为好。 调料 1.盐5.5g、 2.酱油-调色,调味 3.高汤250g (可用肉骨头加姜、胡椒粒熬得,若无,可省)。
4.料酒20.5g 绍兴料酒 5.蒜3.5g或葱3g 6.姜3g 7.水淀粉40g--勾芡用。 8.鸡精或味精:2g 9.菜籽油120g 制作方法方法一 材料: 豆腐300克,猪肉馅100克,香葱1棵,生姜1小块,大蒜6瓣,花椒1大匙,淀粉适量,干辣椒2个, 调料: 食用油30克,香油1大匙,酱油1/2大匙,豆瓣酱1大匙,白糖2小匙, 做法: 1.豆腐切丁,香葱、生姜、大蒜、干辣椒切细末备用, 2.锅内放入油烧热, 先爆香葱末、生姜末、大蒜末、干辣椒末和豆瓣酱,再放入猪肉馅炒熟,加入适量水,煮开后加入豆腐丁、酱油、白糖煮3分钟,再用水淀粉勾芡,即可盛入盘中, 3.烧热香油,爆香花椒,将花椒油淋在豆腐上即可。
特点: 麻辣味浓,爽滑开胃。 厨师一点通: 也可以用牛肉馅代替猪肉馅。
方法二 先用葱、姜、蒜、花椒爆香锅,然后加入肉末,放入酱油煸炒,再加入麻婆豆腐调料半包,上色后, 麻婆豆腐 加入豆腐,与肉末混炒,再加入剩下的调料,出锅即可了。 豆腐切约一厘米见方的块,放碗里用沸水烫一下(不能下锅烫煮)后沥干水份,将豆瓣和酱油装一个碗里,蒜苗切碎,豆豉用刀压成茸或剁成细末,将淀粉、味精放一个碗里加水兑成芡汁。
锅中放油烧至六成热,倒入肉末炒散炒熟后起锅装碗里待用。 锅中放油烧到六成热,放豆瓣酱油、辣椒粉、豆豉炒红炒香。
加半碗汤(水也可),烧沸后放豆腐、肉末烧三、四分钟。 放蒜苗,烧半分钟后放勾芡,放红油。
起锅后撒上花椒粉即可。 用嫩豆腐、牛肉末烧制而成。
成菜色泽红亮,豆腐嫩白,具有"麻、辣、鲜、烫、嫩、捆(指形整)、酥(指牛肉末)的特色。选石膏豆腐切四方丁放碗中,用开水泡去涩味。
烧热炒锅下菜油,烧至六成热,将剁细的牛肉末炒散,至色呈黄,加盐、豆豉、辣椒粉、郫县豆瓣再炒,加鲜肉汤,下豆腐,用中火烧至豆腐入味。再下青蒜苗节、酱油,略烧片刻即勾芡收汁,视汁浓亮油时盛碗内,撒花椒末即成。
制作时豆腐宜选用细嫩清香“石膏豆腐”,辣椒面以红辣椒为最佳,牛肉以黄牛肉为最佳,制作麻婆豆腐有四字要诀:即“麻、辣、烫、捆(形整的意思)”。 方法三 家常做法 1.准备材料:豆腐切丁(硬度适中)、牛肉切末、豆瓣酱、盐、酒、干红辣椒碎、青蒜、姜末、花椒粉、水淀粉、酱油、少许糖。
2.锅内加少许菜油,大火加热,油热后依次加入豆瓣酱、盐、干红辣椒、青蒜、姜末、花椒粉、牛肉末、也可将牛肉末用上述调料腌好后一并加入。 炒香。
3.加入切成小块的豆腐。改小火,煮沸。
4.待豆腐熟后,改大火,加入由水淀粉、糖、酒、味精、酱油调好的芡汁。待芡汁均匀附着后,关火,起锅。
5.起锅,撒上花椒面,香喷喷,川味十足的麻婆豆腐上桌啦! 方法四 材料:嫩豆腐(1盒,500克)、牛肉末(150克)、干辣椒(15只)、姜末(半汤匙) 麻辣酱汁:郫县豆瓣酱(2汤匙)、生抽王(1汤匙)、白糖(1/2汤匙)、料酒(1/2汤匙)、花椒粉(1汤匙)、鸡粉(1/3汤匙)、盐(1/5汤匙)、清水(1/2杯) 调料:油(3汤匙)、盐(1汤匙)、花椒粉(1/2汤匙)、生粉(1/2汤匙) 1 嫩豆腐切成丁,干辣椒也切成丁;将1/2汤匙生粉和3汤匙清水调匀,做成生粉水。 2 烧开半锅水,加入1汤匙盐,将豆腐丁放入沸水中焯30秒,捞起沥干水备用。
3 取一空碗,加入麻辣酱汁的所有调料拌匀,做成麻辣酱汁待用。 4 烧热3汤匙油,以小火炒香姜末和干辣椒,倒入牛肉末炒散至肉变色。
5 倒入麻辣酱汁,与牛肉末一同拌炒均匀,煮至沸腾。 6 倒入嫩豆腐丁轻轻拌匀,倒入生粉水勾芡,洒上1/2汤匙花椒粉,即可上盘。
其他:若求快与方便,可以用超市的料子烧烧。 小贴士 1.豆腐切丁后,要放入加盐的沸水中焯一下,一来可去除豆腥味,二来可使豆腐烹调时不易碎烂。
2.豆腐切丁、飞水和烹调时,要尽量刀稳手轻,以免豆腐丁弄得碎烂不成型。 3.麻婆豆腐起锅前,要用生粉水勾芡,使汤汁呈浓稠状,麻辣味更浓。
4.应用花椒粉来调麻味,不要用花椒粒,否则吃豆腐时会咬到花椒粒,会麻辣不适口。 方法五 豆腐250克 牛肉100克 豆瓣酱半茶匙 辣椒面3克 鸡汤或水半杯(100克左右) 绍酒少许 淀粉少许 花椒面少许 葱末、姜末各少许。
1.将豆腐切成方丁,放入开水锅中焯一下,捞出沥干水分;将牛肉剁成末待用。 2.炒锅置旺火上,放入3汤匙油,烧热后下牛肉末煸炒,炒熟后放入豆瓣酱,继续煸炒,再放入辣椒面,将油炒红后加汤,下葱末、姜末、豆腐丁煸炒,加入酱油、绍酒,转用中火烧2分钟,用水淀粉勾芡,待汁收浓,出锅装盘,撒上花椒面即可。
能吃麻辣的朋友,可酌情添加花椒面和辣椒面的用量;若没。
6. 作文:我家的客人们 怎样写
以往,逢年过节妈妈爸爸总要请亲戚们来我们家聚聚,吃点饭,聊聊家常什么的。这不,爸爸妈妈又忙活开了。
我们请舅舅、舅妈和新婚不久的表姨、姨夫来“赴宴”,时间定在正月初八。爸爸头天就开始准备了,姑姑给了我们家一只活公鸡,爸爸准备杀鸡做菜。他找了把快刀,三下两下就杀完了,接下来拔毛,取内脏……一会儿功夫,一只干净利索的鸡就呈现在我们面前了。妈妈笑着说:“挺快嘛,我去买菜了,你再把它收拾收拾。”爸爸嬉皮笑脸地说:“放心好了,娘子大人,我一定照办!”妈妈笑着摇摇头,走了。
初八这一天,舅舅和舅妈早早地来了。舅舅、舅妈一看妈妈还在做菜,也帮起忙来,大家一边烹饪一边聊天。 “丁零”门铃响了,姨姨、姨夫来了。妈妈赶紧迎上去,互相问候。
妈妈给他们作了介绍了以后,大家坐下来,吃着瓜子,聊起了天。看,他们多亲热呀!
菜上来了,于是你请我让,一一入座,节日聚餐也开始了。爸爸举着酒杯笑容满面地说:“来,今天我们齐聚一堂,祝大家在牛年里干啥都牛!”我们也欢笑着,“嘭”七只酒杯碰在了一起。然后爸爸领着我们吃起了“鸡炖香菇”这道菜,大家边吃边说着新年里要大吉大利的话。妈妈又为大家倒上了酒,笑着说:“我在这儿祝大家家庭和美、财源广进!”“好”随着欢呼声,酒杯又碰在了一起。妈妈招呼着:“来,我们这儿是‘一鸡二合菜’,吃合菜呀!”大家纷纷夹起合菜,慢慢地嚼着,不住地发出“啧啧”的赞叹声,好像有一股暖流,流过了大家的心田。我趁机站起来说:“我祝舅舅、舅妈、姨姨,姨夫工作顺利、身体健康、鸿运当头、牙齿天天晒太阳!”“好!”大家鼓起了掌。舅舅、舅妈和姨姨、姨夫也都说了祝福的话。酒过三巡,菜过五味,大家的话匣子打开了。表姨说起小时候哄我时的趣事,大家听了都笑起来,弄得我很不好意思。
吃饱喝足,我们“玩”起来。我和姨夫下起了五子棋,爸爸、妈妈、舅舅、舅妈、姨姨打起了扑克,其乐融融。
时间在欢声笑语中悄悄地溜走,抬头一看钟,发觉四点半多了。客人们相继告别回家。今天与亲戚相聚我们真开心!
7. 《汪曾祺散文》"饮食文化"读书笔记
邓仲祥整理《汪曾祺散文》"饮食文化"读书笔记
《家常酒菜》
家常酒菜,一要有点新意,二要省钱,三要省事。偶有客来,酒渴思饮。主人卷袖下厨,一面切葱姜,调佐料,一面仍可陪客人聊天,显得从容不迫;若无其事,方有意思。如果主人手忙脚乱,客人坐立不安,这酒还喝个什么劲!
《写字•画画•做饭》
习字,除了临摹,还要多看,即“读帖”,我的字受“宋四家”(苏、黄、米、蔡)的影响,但我并未临过“宋四家”,是因为爱看,于不知不觉中受了感染。
写字、画画是一种内在的运动。写字,画画,都要把心沉下来,齐白石题画曰:“心闲气静时一挥。”心浮气躁时写字、画画,必不能佳。写字画画可以养性,故书画家多长寿。
做菜要有想象力,爱捉摸,如苏东坡所说:“忽出新意”:要多实践,学做一样菜总得失败几次,方能得其要领:也需要翻翻食谱。在我所看的闲书中,食谱占一个重要地位。食谱中写的最好的,我以为还得数袁子才的《随园食单》。这家伙确实很会吃,而且能说出个道道。如前面所说:“有味者使之出,无味者使之入。”实是经验的总结。“荤菜素油炒,素材荤油炒”,尤为至理名言。
《萝卜》
大抵一种东西第一回吃,总是最好的。
《四方食事》
“口之于味,有同嗜焉。”好吃的东西大家都爱吃。
有些东西,自己尽可不吃,但不要反对旁人吃。不要以为自己不吃的东西,谁吃,就是岂有此理。
总之,一个人的口味要宽一点、杂一点,“南甜北成东辣西酸”,都去尝尝。对食物如此,对文化也应该这样。
《葵•薤》
我写这篇随笔,用意是很清楚的。
第一,我希望年轻人多积累一点生活知识。古人说诗的作用:可以观,可以群,可以怨,还可以多识于草木虫鱼之名。这最后一点似乎和前面几点不能相提并论,其实这是很重要的。草木虫鱼,多是与人的生活密切相关。对于草木虫鱼有兴趣,说明对人也有广泛的兴趣。
第二,我劝大家口味不要太窄,什么都要尝尝,不管是古代的还是异地的食物,比如葵和薤,都吃一点。一个一年到头吃大白菜的人是没有口福的。许多大家都已经习以为常的蔬菜,比如菠菜和莴笋,其实原来都是外国菜。西红柿、洋葱,几十年前中国还没有,很多人吃不惯,现在不是也都很爱吃了么?许多东西,乍一吃,吃不惯,吃吃,就吃出味儿来了。
你当然知道,我这里说的,都是与文艺创作有点关系的问题。
《吃食与文学》
一个文艺工作者、一个作家、一个演员的口味最好杂一点,从北京的豆汁到广东的龙虱都尝尝,耳音要好一些,能多听懂几种方言,四川话、苏州话、扬州话。否则,是个损失。
口味单调一点、耳音差一点,也还不要紧。最要紧的是对生活的兴趣要广一点。
对于苦瓜,可以各取所需,愿吃皮的吃皮,愿吃瓤的吃瓤。对于一个作品,也可以见仁见智。可以探索其哲学意蕴,也可以踪迹其美学追求。北京人吃凉拌芹菜,只取嫩茎,西餐馆做罗宋汤则专要芹菜叶。人弃人取,各随尊便。
“文化小说”的概念颇含糊。小说重视民族文化,并从生活的深层追寻某种民族文化的“根”,我以为是未可厚非的。小说要有浓郁的民族色彩,不在民族文化里腌一腌、酱一酱,是不成的,但是不一定非得追寻那么远,非得追寻到一种苍苍莽莽的古文化不可。古文化荒邈难稽。寻找古文化,是考古学家的事,不是作家的事。
从食品角度来说,与其考察太子丹请荆轲吃的是什么,不如追寻一下“春不老”,与其查究楚辞里的“蕙肴蒸”,不如品味品味湖南豆豉,与其追溯断发文身的越人怎样吃蛤蜊,不如蒸一碗霉干菜,喝两杯黄酒。我们在小说里要表现的文化,首先是现在的,活着的;其次是昨天的,消逝不久的。理由很简单,因为我们可以看得见,摸得着,尝得出,想得透。